噪聲是一種環境污染,它被認為是僅次于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,對人體健康會造成重大的危害。大量研究、調查和統計結果表明,人體多種疾病的發展和惡化與噪聲有著密切的關系。 噪聲會使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,導致神經系統疾病。長期接觸噪聲的人,常常會產生頭疼、腦脹、耳鳴、多夢、失眠、嗜睡、心慌、記憶力減退和全身疲乏無力等臨床癥狀,這些癥狀,醫學上統稱為神經衰弱癥候群。 噪聲還會導致交感神經緊張,代謝或微循環失調,引起心血管系統疾病,使人產生心跳加快、心律不齊、血管痙攣、血壓變化等癥狀。
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,環境振動對人體的影響以及造成的“擾民現象”日益成為普遍關注和有待解決的問題。環境振動會引起腦電圖改變;交感神經功能亢進;血壓不穩、心律不穩等,皮膚感覺功能降低,感覺遲鈍,末梢血管痙攣、腦血流圖異常,心動過緩,聽力下降。振動和噪聲有聯合作用。
依據標準
◇聲環境質量標準 GB3096-2008
◇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22337-2008
◇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523-2011
◇鐵路邊界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 GB/T 12525-1990
◇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 GB12348-2008
◇環境噪聲監測技術規范――城市聲環境常規監測 HJ640-201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