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實際工作中,環境監測可分為兩類。一是污染源監測,即對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。一般是在污染物排出口,定期、定點采集樣品,分析、測定不同形態有害物質的濃度、排放量以及時空分布規律。二是環境監測,也就是對環境中的污染物質及其變化規律、環境影響進行分析、監視,明確其數值、范圍、污染程度,通過綜合分析描述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。
按照環境要素的不同,環境監測分為大氣污染監測、水體污染監測、土壤污染監測、生物污染監測等;根據污染物的性質又可分為化學毒物監測、熱污染監測、噪聲污染監測、放射性污染監測等。大氣污染監測常用的監測項目主要包括氣象參數和總懸浮顆粒物(TSP)、降塵、一氧化碳(CO)、二氧化硫(SO2)、碳氫化合物(HC)、氮氧化物(NOx)、臭氧(O3)等;地表水水質監測的項目一般包括水文、氣象參數以及溫度、酸堿度(pH)、懸浮固體(SS)、溶解氧(DO)、生物耗氧量(BOD)、化學耗氧量(COD)、某些毒物等。
國家一直都在關心這工業的污染,雖然致富依然是國家主要發展的目標,但是,保護環境也是我們的重中之重,是能否給子孫后代留一片藍天綠水的前提。工業監測主要是國家對于工廠排放的廢水、廢氣的監測。有污染的廢水,禁止排放到河流中,要經過污水處理,所以,很多工廠都被要求建立了污水處理設施和廢氣處理設施,如果將未經處理合格的廢水、廢氣擅自放入環境中,國家對它將采取強硬的措施。從這些年國家關閉很多小的工廠、合并大工廠的事件來看,國家對于環境的監督是下了很大的力氣,也有信心做好。當然,環境的監督不能只靠國家,環境也是我們的,所以,我們也要有主人翁的精神,在發現污染后,及時的上報、及時的處理。
|